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WuiT.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WuiT. Show all posts

4/01/2008

About this project

One day I watched a foreigner being interviewed by a television news reporter while exiting customs in CKS Airport; she said she couldn’t find any tourism information about Taiwan in all of the traveling agencies in her country. That’s when I came up with the idea of doing this podcast, I like to introduce this interesting island, especially from a foreigner's perspective.


我看到一則電視新聞,一位外籍旅客在中正機場的出境大廳接受訪問,她說在她的國家裡,完全找不到任何台灣觀光團的行程或資訊,使我開始有了製作"What's up in Taiwan"的想法。

▶️ Download this intro

7/14/2006

《數位時代》雙週刊介紹本節目

在Google找到這個連結,才知道What's up in Taiwan四月份曾被《數位時代》介紹過。

出於好奇,透過網路買了一本 Zinio 電子雜誌版本,台幣150元,30分鐘後已下載至我的Powerbook。

文章由謝哲豪執筆,謝先生在文中提及:“此播客在去年11月才開始經營,不到半年的時間,已經變成台灣播客的代表,也可以在iTunes網路音樂商店上訂閱收聽。看樣子我們的觀光局該好好想想,是不是需要用部落格或是播客來推廣台灣的觀光。”

感謝《數位時代》的推薦與介紹,但是他們將Henry與我混在一起了,這是大部分聽眾剛開始都有的誤會,Henry是What's up in Taiwan的主持人,十歲搬到美國居住,念完大學後回台灣工作,大家聽到極富磁性的聲音是他;至於我,則是這個podcast的製作人,沒住過美國,決定製作這個節目前,也沒認識半個外國人。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下圖閱讀該文內容

7/13/2006

你也可以推銷台灣觀光

如果你也有興趣向外國朋友推銷台灣,歡迎你留語音給我們,簡短地介紹一下你自己,以及你想要分享的台灣特色,我們會在節目中播出。

大家一起來推銷台灣觀光吧!留言請點下圖:

Send Me A Message
1. 請以英語留言。
2. 每段留言長度只有15秒。

如果你的留言較長,請先行分段,或是你自己有更好的錄音設備,歡迎你自行錄製成MP3檔案 寄給我們

順便留下你的旅遊照片,我們也會一併刊登。

5/01/2006

iPod與台灣熱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iPod與中國熱】,文中提到:美國大學生在暑假,要幹嘛?不少人要去中國,參加語言密集訓練班。他們一群一群趕赴北京,上海,雲南... 有些學生寧可在中國打工,也不要留在美國國內打工... 這些美國孩子等於是去中國送上大把銀子...

去年為了一張專輯的歌詞工作,在北京待了幾天,回來台北就覺得這個節目該做了,因為在北京真的到處都是外國人,到處都是... 而且不是只有觀光景點,而且來自四面八方,而且都和你說中文... 外派在北京工作的台灣朋友告訴我,上海更誇張!

對,iPod與中國熱應該是真的,有一個上海製作、教中文的Podcast,叫做ChinesePod,在iTunes上的下載率高居不下,因為iTunes不提供數字,我只能用圖形的長度來與【What's up in Taiwan】做比較,點下圖看清楚:

這種比例大概也和國土與人口的比例差不多,有點慘!

我試著收聽了幾集,有些中文的說法我聽都沒聽過,你聽過“亞健康”嗎?意思是沒病但也不是通體舒暢?我沒聽過這種說法。本來也想做一個中文教學的Podcast與它較勁,但是由於沒有這個專業,還是別想太多。

那就專心把What's up in Taiwan做好,也許有一天,聽眾多到有【iPod與台灣熱】的現象,那我們大家就發了!

這篇【iPod與中國熱】的回應中,竟然有網友提到我的節目,不知道這位“阿嘉“是誰,順便感謝一下!

3/19/2006

Podcast Exchange

日前與兩位來自日本的朋友碰面,一位是女演員河野麻子小姐,一位是電台DJ Morley先生,兩人是Podcast節目i-morley的工作夥伴,該節目在日本訂閱率第二名,可說極具人氣。我和他們並不認識,這次見面是透過一位在政大修碩士的Sheryl Chow小姐安排的,然而我也沒見過Sheryl,幾個月前接到她的email,她當時正在做一篇關於Podcast的報告,於是用Skype向我做了一次採訪。


Morley與Sheryl下午來到我家中,Henry先用What's up in Taiwan的角度訪問了Morley先生,這段訪問將於日後推出,接著角色互換,Morley採訪了我和Henry,這段錄音已經在他們的網站上貼出了,Morley製作Podcast的方式是完全不做任何剪輯的,訪問多長就刊登多長,是一位充滿幹勁的Blogger(or podcaster?),直接、不修飾並且非常即時,要不是我家的上傳頻寬太慢,他其實已經試著在離開我家之前,就把訪問發佈出去了。

這裡有兩種完全不同的Podcast態度,可能與製作者的個性和目的都有關係。不過我對日本的網路硬體環境印象深刻,Morley先生連線讓我看他的後台管理界面,節目每天的下載次數都很清楚,Morley說從來沒有接到下載頻寬限制的電話,一個月約10元美金,他覺得很划算。

傍晚我請他們去圓山飯店用餐,白天太疲憊沒有出現的河野小姐也出席了,他們對圓山的美食贊不絕口,我又在做同樣的事情,台灣有太多的優點卻太少人知道了。

我沒有拍照的習慣,所以引用Morley拍的相片,右起:Sheryl, 河野小姐, 我, Henry於圓山飯店。

席間他們提到這次幾乎是環球旅行的目的,他們正在拍攝一部短片,會以Video Podcast的方式在網路上供人免費下載收看,為了這部短片,他們去了美國加州、紐約、摩洛哥、北京、韓國等地出外景,幾乎很難相信這是獨立製片自費拍攝的短片,我在Morley的iPod 5G上看了這部短片的初剪,的確可以看出他們付出的心血,觀賞經驗也很愉快,真不覺得螢幕太小,我得考慮Video Podcast了。

Morley還有後續的計畫,希望能結合亞洲的獨立影片製作人,互相協助尋找當地的演員、場景、幕後人員,也許有適合的題材,可以結合起來,拍出預算極低,但卻是跨國的製作,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我曾經做過一次What's up in Taiwan的日文訪問節目,但是一直沒有完整的計畫,所以至今遲遲未播出,受訪者還是最近很有人氣的青木由香小姐,《奇怪ㄋㄟ》一書的作者,Morley先生也希望我將節目提供給他,他願意在日本的電台節目中播出,我想對於在日本推廣台灣觀光一定有助益。

時間真的不夠用...

1/30/2006

WuiT #009: Chinese New Year


Filed Under: Highlights
Download this interview

It is ! This character means "Spring" in Chinese. It is an emblem that we put on walls and doors during the celebration. We place them upside down to signify the arrival, because arrival and upside down has the same pronunciation [dao], please do not use this as a reference if you are planning on getting a tattoo... But if you would really like to get your names written in Chinese for tattooing or any other purposes, write us, maybe we can help.

春節要回高雄過年,於是做了一集What's up in Taiwan精華版,有點歲末回顧,除舊佈新的意思,沒想到花了比平常多出好幾倍的時間剪輯,最後在頭昏眼花中完成。在高速公路上用iPod聽了一遍,覺得這些受訪者說得真好...我們每次去做訪問,都會請對方有話直說,不必刻意說好話來推銷台灣,但是這一集連我聽了都有點感動,歡迎網友盡量轉載!

其中有些片段尚未播出過,但都是五個月來的採訪錄音,將來也會視情況發佈。希望能趕快找到更多女性的受訪者,或是來自北美以外的朋友...

1/28/2006

#6 on iTunes Travel Podcast

忍不住要分享一下,What's up in Taiwan推出兩個月,今天在iTunes Music Store中,旅遊類(Travel)的訂閱排行榜裡排名第六,並且整個星期訂閱量排名都在前十名,甚至超過Lonely Planet, Disney等主流媒體的節目。前十名的節目中,我們是唯一介紹單一地區的旅遊節目,其他都是環球旅遊的介紹。

我上iTunes查了一下,分類為「旅遊」的Podcast在目錄中大約有六百多個,上周發現節目進入前十五名,就已經很意外,由於Apple不提供訂閱數據,只能從排名來臆測節目的收聽情況,真的很感謝大家的下載和推薦!

這個數據的背後,有沒有實質的意義呢?一位旅居美國的台灣聽眾來信說,他遇到很多人從來沒聽過台灣,現在他會請那些人去下載這個節目,並說這是他的家鄉。

貼這張圖像不像台北的一些小吃店,店老闆把報章報導貼在餐廳的牆面上?